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导致肠道壁损伤,继而产生粘膜样分泌物伴随少量出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等,这些感染通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2.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会导致血液混入粪便中。粉红色血块表明出血量较小或是出血的位置较靠近肛门。常见原因可能包括痔疮、肛裂或较轻的胃肠道溃疡。
3.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会引起肠道的慢性炎症,导致粘膜分泌增多并伴随少量出血。这类疾病通常伴有长期腹痛、腹泻以及体重减轻等慢性症状。
4.恶性肠道疾病:在少数情况下,肠道恶性肿瘤也可能表现为大便中带血,但更多的是鲜红色或较深颜色的血块。
定期监控肠道健康状态对于预防和及早发现问题至关重要,任何持续或严重症状都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