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食物中毒:常见于食用被细菌、病毒或毒素污染的食物。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和虚弱感。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食物中毒每年影响全球约6亿人。若怀疑食物中毒,应尽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来帮助恢复电解质平衡。
2.食物过敏:某些人在摄入特定食物后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乳制品、坚果或鱼类。这些反应包括皮疹、呼吸困难、头晕和呕吐等。据世界过敏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10%的人口患有食物过敏。如怀疑为食物过敏,可服用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并尽快避开可疑食物源。
3.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或胆囊炎等,也可能导致摄入食物后出现不适。胃肠炎每年导致全球约30亿病例,且通常伴随呕吐和腹泻。此时应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当进食后出现明显的头晕和呕吐,不宜再继续进食,特别是油腻及辛辣食物。若症状较重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烧、剧烈腹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