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发病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的急剧下降。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因素包括血容量减少如严重脱水和休克;肾性因素常与肾组织损伤有关,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后性因素则多由尿路梗阻引起。
2.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即尿量明显减少或完全没有尿液排出。其他表现还包括浮肿、高血压、疲劳、意识混乱以及心律不齐等,这些症状源于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
3.诊断方法: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急性肾功能衰竭,包括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和尿素氮浓度增加。还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尿液分析和肾活检等进一步评估病因及损害程度。
4.治疗策略:治疗目标包括恢复肾功能、纠正电解质异常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具体措施可能涉及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透析等。其中,透析是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并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手段。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需要迅速识别和处理的医疗紧急情况,及时就医可以提高治愈几率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