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定位与标记:首先在患者腹部的适当位置进行术前标记。通常选择脐部上方或下方作为主要切口点,以便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
2.创建气腹:通过在脐周区域插入一根针(通常为Veress针)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来建立气腹,从而使腹壁抬起并提供工作空间,腹内压一般保持在12-15毫米汞柱。
3.插入套管:通常使用3至5个套管(直径5-12毫米不等),其中一个用于腹腔镜摄像头,其余用于手术工具的进入。具体位置包括:
脐上或脐下穿刺孔,用于放置10毫米的摄像头套管;
左侧肋缘下和右侧腹部各一个5毫米辅助操作孔;
可能还需要在剑突下方再置入一个5毫米操作孔。
4.器械操作:将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依次插入各个套管,通过观看监视器上的影像来指导手术操作。
5.调整位置与角度:根据手术进程随时调整套管和器械的位置,以确保最佳的操作视野和角度。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和组织,如肝脏、胃以及大血管,并确保每一个切口和插入点都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处理,以防止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