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急性胃肠炎: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例如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此类感染通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发病后一般在24至48小时内出现上述症状。
2.食物中毒:摄入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可导致呕吐。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的数小时到几天内发生,除了呕吐外,还可能包括腹泻和腹部痉挛。
3.其他感染:某些细菌性疾病如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感染也可能导致严重呕吐。这种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4.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过量饮酒、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者食用不耐受的食物也可能导致频繁呕吐。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或抗生素,可能会引起恶心和呕吐。
6.其他潜在原因:如急性胰腺炎、阑尾炎或胆囊炎等,也可能引发剧烈呕吐。
若呕吐持续,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脱水等并发症。在此期间,应尝试保持水分摄入,如小口喝水或口服补液盐。切忌大口饮水或进食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