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怎么才能恢复

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母乳性黄疸通常是一种良性和暂时性的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就会自行消退。不过,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改善。

1.胆红素水平监测:定期监测婴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通常情况下,随着婴儿肝功能的成熟,胆红素水平会逐渐下降。一旦达到安全范围,黄疸症状会自然缓解。

2.喂养频率调整:增加哺乳次数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出。建议每24小时至少进行8到12次哺乳,以确保婴儿摄入足够的母乳。

3.光疗法: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黄疸程度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光疗法。这种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帮助分解皮肤中的胆红素,使其更易被排出体外。

4.停止母乳喂养的短暂休息: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建议暂时停止母乳喂养1-2天,转而用配方奶喂养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随后可逐步恢复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一般对婴儿没有长期影响,并且随着婴儿成长,通常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如果怀疑婴儿有母乳性黄疸,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指导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