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微创球囊手术治疗心肌梗死

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微创球囊手术,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主要通过扩张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液流动,以减轻心肌损伤。

1.微创球囊手术通常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尽早进行,以减少心肌损伤和并发症的风险。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发作后90分钟内进行该手术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2.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会在大腿或手腕部位进行小切口,然后插入导管。在X光透视的引导下,导管被推进至阻塞的冠状动脉。此过程中,患者通常处于清醒状态,仅需要局部麻醉。

3.一旦导管到达目标位置,会通过导管放入一个带有充气功能的球囊。球囊在阻塞处膨胀,压迫动脉壁上的斑块,从而扩大动脉通道。这一过程通常仅需数分钟。

4.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防止动脉再度狭窄,医生会在扩张后植入支架。支架是一种网状金属管,可以帮助维持动脉的开放状态。

5.手术完成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并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微创球囊手术快速、安全且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患者在术后仍需长期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以预防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