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手术目的:开颅手术通过去除部分颅骨来减轻颅内压力,帮助恢复正常脑循环。这一过程称为颅骨切除术,它能够给膨胀的脑组织提供更多空间,从而减少对脑部其他区域的压迫。
2.生存率:对于伴有严重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脑梗塞患者,开颅手术可能显著提高生存率。一项研究显示,在24至48小时内接受手术的年轻患者,其生存率明显提高。
3.术后恢复:尽早进行开颅手术可以减少进一步的脑损伤,促进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术后的康复程序也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管理,以帮助患者重建失去的功能。
4.风险因素:开颅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手术决策应基于详细的病情评估和风险权衡。
对于特定的脑梗塞患者群体,开颅手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手段,但需结合个体情况慎重选择。手术后的系统性康复和监测对于最终预后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