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重力因素:在坐立姿势下,重力作用使得血液更容易向下肢移动,导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以维持全身的血液供应。这会引起血压上升。而在卧位时,身体处于水平状态,重力对血液分布的影响减小,血液更均匀地分布在全身,从而可能导致血压降低。
2.血容量分布:改变体位会影响血容量在动脉和静脉系统中的分布。坐立时,下肢静脉中积聚的血液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这可能导致心搏出量降低,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心搏出量增多,导致血压偏低或接近正常值。
3.神经调节:体位变化会激活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坐立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压上升;而卧位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血压可能相对降低。
不同的体位对血压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通常建议标准化测量姿势,以获得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