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影像学检查: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或PET-CT,以帮助进一步明确肿块的特征和活动情况。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肿块形态、边缘及是否有其他相关异常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增强CT可以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
2.随访观察:如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倾向于良性,则可能建议定期随访,通常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观察肿块是否有变大或其他变化。这种方法适用于低风险的情况。
3.再次组织活检:若影像学提示肿块具有恶性特征或随访发现肿块增长,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进行重复穿刺活检或者采取更具侵入性的活检技术,如纵隔镜检查或胸腔镜检查,以获得更准确的组织样本。
4.手术切除:在肿块快速增长、有症状出现或疑似恶性时,可能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手术不仅能最终确诊,还能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如果切除后的病理检查证实肿块为良性,就无需进一步治疗;如为恶性,则需根据具体病理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
5.多学科讨论:通常涉及多个医学专业人员,包括放射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和胸外科医生等,共同协商最佳处理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评估和治疗计划。
持续的监控和多方面的检查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初步检测未发现明显癌细胞但仍存在怀疑的情形下。根据个体病情采取最合适的策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