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中药的种类与作用:
黄芪:常用于增加尿量和减少蛋白尿。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保护肾脏。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消除水肿,同时具有镇静和抗炎作用。
白术:有助于健脾益气,促进消化吸收,同时也可改善水肿症状。
丹参:被认为能够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肾脏微循环,并降低炎症反应。
2.具体配伍及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比如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可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例如,黄芪、茯苓、白术可以联合应用,以达到协同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中药调理后,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和血尿症状有所改善,且肾功能指标如肌酐水平亦有好转。
3.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时应避免自我诊断和治疗。服用前需咨询专业医生,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中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同时服用西药的患者需更加谨慎。
长期服用中药需注意其副作用,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和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
中药在肾小球肾炎的调理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替代传统西医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并坚持进行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