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养阴清热类
适用于胃火旺盛,表现为胃痛灼热感、口干舌燥者。
常用药物包括石斛、沙参、麦冬、生地黄等。
2.健脾益气类
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常用药物包括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3.活血化瘀类
针对瘀血阻滞型胃糜烂,可能有隐痛、胃胀、舌紫暗。
通常选择丹参、三七、赤芍、川芎等。
4.理气和中类
如果胃部胀满、嗳气频繁、多伴有精神压力过大,可以考虑条达肝胃气机。
使用陈皮、香附、佛手、枳壳等调理。
5.清热解毒类
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黏膜受到毒性物质刺激时,重点在于抑制炎症。
黄连、蒲公英、金银花等较为常用。
6.保护胃黏膜类
中药如甘草、白及、乌梅等可以形成保护膜,修复受损的胃黏膜。
中药方剂需结合个人病情灵活组方,如常用的中成药有猴头健胃灵、胃苏颗粒、归脾丸等,也可请专业中医师量身定制汤剂配方。
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注意规律进餐,避免过饥过饱。如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出血、严重疼痛等异常,应尽早就诊完善检查,排除进一步恶变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