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内痔或外痔是导致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通常为鲜红色,并且在排便时或之后出现。痔疮也可能导致括约肌紧张,从而影响粪便的形状。
2.肛裂:肛裂是肛门黏膜的破裂,会引起剧烈疼痛和鲜红色出血。由于疼痛,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收缩肛门肌肉,使得粪便呈细长形态。
3.结肠息肉或肿瘤:结肠内部的生长物如息肉或肿瘤可导致大便形状改变,同时伴有隐匿性或明显的出血。如果存在肠腔狭窄,粪便可能会变得细长。
4.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肠病可造成直肠或结肠溃疡,导致大便中带血。持续的炎症可能改变肠道蠕动,影响粪便形状。
5.肠梗阻:部分肠梗阻会使粪便通过受阻区域时变细,同时可能夹杂出血,特别是在梗阻位置有溃疡形成时。
若出现大便出血且形态改变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