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引起排便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内痔通常在排便时无痛,但可能会在大便后看到鲜红色的血液,而外痔则可能伴随疼痛和肿胀。
2.肛裂:指肛门周围皮肤的小裂口,通常因排便困难或便秘引起。此类问题往往导致排便时疼痛,并伴随少量出血。
3.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也可以导致这种症状。这些情况可能需要通过内窥镜检查来确诊。
4.恶性疾病:尽管不常见,但直肠癌或其他肠道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排便时出血。持续性的出血应引起足够重视。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高纤维饮食可以帮助软化大便,从而减轻肠道负担。避免久坐,以及保持良好的肛门卫生,也有助于减少症状的发生。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反复或严重的出血,都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