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手术后的肠道蠕动往往会受到抑制,可能导致胀气。通过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气。通常建议术后第1至3天开始尝试轻度活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新斯的明或莫沙必利等药物,以增强胃肠动力。
2.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摄入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和高脂肪食物,手术早期建议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纤维、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具体进食量和种类应根据病情调整。
3.检查肠道是否有机械性问题
如果胀气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警惕肠梗阻的可能。乙状结肠手术后可能存在肠道黏连或吻合口狭窄,这些情况可能需要通过腹部X线或CT检查进一步明确。
4.放置胃肠减压管
如果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鼻胃管减压以减轻胃肠道压力,并减少气体积聚对肠壁的负担。
5.调节肠道菌群
长期的肠道胀气可能与菌群失调有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等,改善肠道健康。
6.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术后肠痉挛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胀气,可选用解痉剂(如匹维溴铵)或助消化药物(如复方消化酶片)进行缓解。
术后胀气是一个常见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通过上述干预并未缓解,或者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剧烈腹痛、发热等,应尽早接受专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