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是什么意思

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是指由于神经的损伤或疾病导致影响肌肉正常功能的一系列电活动变化。这种情况通常通过肌电图进行诊断,肌电图是一种检测肌肉电活动的医学检查方法。

在神经源性损害的情况下,因为传导到肌肉的神经信号受到影响,所以肌肉的电活动会出现异常。这些异常包括自发活动增加、动作电位改变、招募模式异常。

1.自发活动增加:包括纤维颤动电位、尖波和多相波等。这些是在静息状态下不应出现的电活动,反映了肌肉和/或神经纤维的非正常兴奋性。

2.动作电位改变:包括动作电位幅度的增高或降低、持续时间的延长或缩短等。这些变化反映了肌肉收缩功能的改变。

3.招募模式异常:正常情况下,随着力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表现为肌电图上的招募模式(即动作电位的频率和数量)。在神经源性损害中,由于神经传导受限,可能导致招募早期减少或者不正常。

神经源性损害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椎间盘突出、外伤、神经炎、遗传性疾病等。正确解读肌电图结果对于确定损害的性质(是否为神经源性)、位置(损伤的神经)、程度,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