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水温控制:洗澡水温应保持在37°C至40°C之间。过高的水温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过低的水温可能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2.洗澡时间:建议每次洗澡不超过15分钟。长时间浸泡热水中会加重心脏负担,并可能导致晕眩或休克。
3.预热准备:在进入浴室之前,可先用手脚温水冲洗,提高体表温度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提前预热浴室,避免因温差过大引起血压波动。
4.洗澡时姿势:洗澡时尽量选择坐着而不是站立,以减少头部供血不足的风险。如果感到头晕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洗澡并小心离开浴室。
5.注意饮食:洗澡前后避免大量进食或饮酒,尤其是含盐量高和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6.监测健康状况: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冬季温差较大时,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措施,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安全地在冬天洗澡,有效降低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