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观察随访:小型血管瘤或不影响生活质量的血管瘤可以暂时观察,不急于治疗。大部分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自限性,可能随时间逐渐消退。但成年女性或产后形成的血管瘤自限性较低,通常需要密切监测其变化情况。
2.药物治疗:部分血管瘤可采用药物控制生长,如糖皮质激素或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减少血管新生或抑制已有血管扩张,从而减缓病变发展。但需注意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心率异常等。
3.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的小型毛细血管瘤,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破坏异常血管结构。激光治疗创伤小,但对深层组织内的病灶效果有限。
4.手术切除:针对较大的血管瘤、位置特殊且有出血风险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治疗能完全去除病灶,但伴随一定手术风险和术后疤痕形成的可能。
5.介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复杂血管瘤,可采用介入栓塞疗法,通过导管注射栓塞材料,使病灶供血中断,促使血管瘤萎缩。该方法针对深部或复发性血管瘤较为有效。
及时就医评估血管瘤性质、选择适宜治疗方式至关重要。同时,避免局部刺激如过度搔抓或外力挤压,关注身体恢复动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