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手术创伤:在进行痔疮手术时,需要切除痔核并缝合创面,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局部血管。术后血管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活动性出血。
2.伤口愈合过程:术后伤口愈合通常需要7至14天。在此期间,由于粪便通过肛门、身体活动或便秘等原因,都会对伤口产生机械性刺激,从而导致出血。
3.血液凝固机制:有些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这些因素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使得手术后更容易出现出血。
4.感染:手术后局部如果发生感染,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炎症反应会破坏原本已经开始愈合的血管壁,使其重新出血。
5.生活方式:术后饮酒、辛辣饮食、过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诱发或加重出血症状。
痔疮手术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良饮食习惯,以有效预防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