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反映了整体水平。
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这是因为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肝功能损害有关,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胆管阻塞等影响胆汁排泄的病症。
2.血小板降低: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降低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包括骨髓生成不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药物副作用、感染或肝脏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
3.综合考虑: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可以同时导致胆红素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因其影响胆汁的流动和脾脏的功能。
溶血性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贫血可以同时导致胆红素升高和血小板减少。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登革热、EB病毒感染可以同时影响肝功能及血小板计数。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引起以上两种指标的改变,需要结合用药史进行分析。
鉴于上述原因复杂多样,需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