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较高。数据显示,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胃腺癌的风险,相关研究显示其导致胃腺癌的风险约提高3至6倍。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为胃腺癌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2.饮食因素:饮食中的某些成分会直接影响胃腺癌的发生。例如,高盐饮食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对致病因子的敏感性;腌制食品、烟熏食品和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类的加工食品可能在体内转化为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化合物。新鲜果蔬摄入不足会减少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供给,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遗传背景和家族史:胃腺癌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有胃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较于普通人群显著增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或特定遗传多态性有关,例如CDH1基因突变已被证实与弥漫型胃癌密切相关。
4.其他疾病与病理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息肉等疾病会增加胃腺癌的发生几率,尤其是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病例。这些病理改变可能是一种“癌前状态”,提示胃部已经处于潜在的高危环境。
5.吸烟与酗酒:吸烟不仅对肺部健康有害,还可诱导胃腺癌的发生。吸烟者罹患胃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50%-60%。长期且大量饮酒则可能通过损伤胃黏膜,从而间接促进胃腺癌的发生。
胃腺癌的发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注重疾病的筛查和危险因素的干预,尽量减少胃部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