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睡姿:长时间保持某种睡姿可能导致颈部或头部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迷糊和眩晕。特别是在颈部受到不自然的压力时,容易造成这种情况。
2.低血压:夜间身体处于卧位,血液分布更均匀,但起身后由于重力作用,血液重新分布,这可能导致短暂性低血压,引发眩晕。
3.脱水:夜间睡眠期间会有一定程度的水分流失,如果在前一天摄入水分不足,醒来时可能出现脱水现象,导致眩晕。
4.低血糖:如果晚餐或夜宵摄取的营养不够,早晨的血糖可能偏低,脑部能量不足从而引发迷糊感。
适当调整睡姿、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分的水分摄入,可以有效改善早晨起床时的迷糊眩晕症状。如果频繁出现类似问题,应咨询专业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