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如何运动以达到快速恢复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康复,但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运动方式与强度。通常,早期以被动运动和轻微活动为主,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与复杂性。

1.早期康复阶段(发病后48小时至1周):

在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被动运动,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患肢的关节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轻微的体位改变,如坐起、卧床翻身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

2.中期康复阶段(发病后1周至3个月):

可开始进行主动运动,包括简单的手臂和腿部伸展练习,以增强肌力。

日常活动训练,如穿衣、洗漱和进食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3.晚期康复阶段(发病后3个月及以上):

增加运动强度,进行步行或骑自行车等耐力训练,帮助改善心肺功能。

平衡和协调训练,例如站立平衡、转身练习,对提高身体控制和预防跌倒有重要作用。

保持规律的康复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恢复,还可以改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