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发生机制:疝气导致的小肠梗阻通常由于疝囊中的肠段受压迫、扭曲或嵌顿,血液循环受阻,进而造成肠内容物通过受限。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会引起肠道坏死或穿孔。
2.高位小肠梗阻:一般指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梗阻,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腹胀等。而腹疝引起的高位小肠梗阻相对少见,但并不是不可能。具体是否发生高位小肠梗阻,与疝的位置和嵌顿程度有关。
3.疝修复:手术是治疗腹疝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在出现小肠梗阻时,往往需要急诊手术干预,以解除肠梗阻、恢复血运及修复疝缺损。
及时就医、监测症状变化对于管理和避免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腹部疝气患者如出现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或排便异常,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