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发生率:脐疝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婴儿。统计显示,大约10%到20%的婴儿可能出现脐疝。
2.症状:脐疝表现为肚脐区域出现一个柔软、可移动的包块,通常在孩子哭泣、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当腹部放松时,这个包块可能缩小或消失。
3.原因:脐疝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形成不完全所导致的。脐带脱落后,腹壁未完全关闭,从而导致肠管或脂肪组织通过脐环突入皮下。
4.自然愈合:大多数脐疝在孩子2至3岁时自然闭合,并不需要特殊治疗。90%以上的病例在5岁之前会自行愈合。
5.手术指征:如果脐疝在孩子4至5岁之后仍未愈合,或者疝内容物嵌顿、出现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手术通常是一个简单且安全的程序。
6.护理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观察疝内容物的变化,保持肚脐区域清洁,避免施加不必要的压迫,比如将硬币固定在肚脐上,这样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引发感染。
脐疝在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