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当总胆红素达到20μmol/L以上时,需要警惕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要引起重视。
1、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当肝细胞受损时,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升高。例如,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会攻击肝细胞,使肝细胞不能正常地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进而使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升高。这种情况下,除了胆红素升高外,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症状。
2、肝硬化: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肝脏长期受到损伤后,肝细胞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胆红素的代谢通道也受到影响,使得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脾肿大等症状,总胆红素升高往往是肝硬化病情进展的一个表现。
3、胆结石:胆囊或胆管内的结石会阻塞胆汁的正常排泄通道。胆汁中的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出体外,就会反流进入血液,导致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常常会感到右上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疼痛还可能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会加剧。
4、胆囊炎:胆囊发生炎症时,胆囊壁会充血、水肿,影响胆汁的浓缩和排泄。炎症也可能波及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升高。胆囊炎患者除了有右上腹疼痛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5、胆管炎:胆管的炎症会使胆管黏膜肿胀,管腔变窄,胆汁流动受阻。细菌感染还可能产生内毒素,进一步损害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加重胆红素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典型的胆管炎三联征,总胆红素升高是胆管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当发现总胆红素升高到20μmol/L以上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