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明确诊断
痛风石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形成的硬块,常见于慢性痛风患者。
若痛风石侵及肌肉,会导致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或感染风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帮助评估痛风石的大小、位置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2.药物治疗
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痛风石进一步增大。
结合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缓解相关炎症反应。
必要时,可以通过碱化尿液(如服用碳酸氢钠)促进尿酸排泄。
3.手术干预
手术适用于痛风石已显著增大并压迫周围肌肉或神经,导致严重症状或功能障碍,以及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完整清除痛风石,并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如果有感染,则需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减少酒精尤其是啤酒的摄入,以防止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保持充足饮水,每天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尿酸排泄。
维持健康体重,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对患处的刺激。
5.定期随访
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确保其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建议低于360µmol/L)。
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痛风石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痛风石与肌肉结合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病情轻重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改善症状和预后,同时注意长期管理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