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和CT扫描是初步筛查的重要工具。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有助于识别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核磁共振成像:用于进一步检查可疑病灶,尤其在涉及到肺门或纵隔肿块时,MRI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对比图像。
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通过显示体内异常高的代谢活动来帮助区分良恶性病变,并识别潜在的远处转移。
4.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病变并获取活检样本。这一过程有助于明确病理诊断。
5.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位于外周的肺结节,通过经皮穿刺获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认是否为癌症以及癌症类型。
6.病理学分析:显微镜下的病理分析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染色和免疫组化手段,可以确定癌细胞的组织起源,从而区别原发性肺癌和肺部转移癌。
7.分子检测:某些情况下,通过基因突变分析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辅助明确癌症的来源和类型。
通过综合使用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肺部病灶的性质,进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确诊过程中,重要的是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包括既往病史、症状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全面掌握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