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搏的诊断:一般需要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监测)来确定早搏的次数、类型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PPG虽然能提供相关提示,但准确性和特异性不如ECG。
2.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早搏: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患者无明显症状且早搏仅偶发,可以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观察并定期复查即可。此类早搏通常不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3.症状明显或频繁发作的早搏:若有心悸、乏力等不适症状,应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有效减少早搏的发生频率。
4.生活方式调整:适当的生活习惯调整也可帮助缓解早搏,包括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及减轻心理压力。
5.专业评估与治疗:对于药物难以控制或怀疑有潜在心脏病变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脏功能评估,如超声心动图或电生理检查。有时还会选择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方法。
早搏虽然常见,但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个性化处理,必要时寻求专业心血管医生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