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向药物作用机制:靶向药物通常针对特定的分子标志或基因异常,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白血病,不同患者的基因表达和突变情况可能有显著不同。这会导致药物对某些患者的疗效有限,使白细胞水平难以降低。
2.病情进展及个体差异:老年患者通常具有较复杂的病情状况,可能伴有多种健康问题,这可能影响身体对治疗的响应。老年人体质的变化、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及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的不同,也可能使靶向药物的效果不如预期。
3.药物耐受性:长时间使用靶向药物可能促使白血病细胞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少药物的有效性。耐药性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改变实现,导致白细胞继续保持高水平。
4.合并其他疾病:老年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感染或炎症,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导致白细胞升高。这些合并症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与靶向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5.诊断评估误差:白细胞计数的检测过程如果出现误差,可能导致对治疗效果的误判。准确的诊断和监测对于判断治疗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者结合其他治疗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密切监测病情和定期评估治疗反应对于管理白血病病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