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始诊断:受伤后立即进行初次拍片,用以确认骨折类型、位置及严重程度。这是医生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2.复查拍片: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1-2周内进行第一次复查拍片。此时主要目的是评估最初复位(如果有)的稳定性,以及查看骨折部位是否有移位等问题。
3.愈合监测:根据骨折类型和愈合速度不同,一般每4-6周进行一次常规拍片检查。儿童的骨折愈合较快,可能每3-4周就需拍片,而成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间隔。
4.拆除固定物前:若使用石膏、夹板或其他固定器具,在拆除这些装置之前通常会再进行一次拍片,以确保骨骼足够愈合以支持身体重量和活动。
5.康复期终结:在整个治疗过程结束前,还可能进行最终一次拍片检查,确认骨折完全愈合且没有并发症。
骨折愈合的时间因人而异,受许多因素影响,如骨折的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与整体健康状况。定期拍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建议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拍片时间表。在拍片检查中应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只有在医学需要时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