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保持均衡饮食,避免空腹时间过长
规律吃饭是防止低血糖的关键。建议每3-4小时进食一次,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饮食中可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豆类)以及健康脂肪(如坚果、橄榄油),以延缓血糖波动。
2.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
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需控制,并且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例如,用燕麦代替精制米饭,减少甜食和含糖饮料。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快速补充15-20克葡萄糖来源,例如一小杯果汁。
3.避免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品
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品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后迅速下降,这种波动可能加剧低血糖情况。建议严格限制含糖零食、糕点以及糖果等。
4.优化运动强度和频率
适度运动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至关重要,但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建议选择快走、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同时随身携带简易糖分补充品以应对突发低血糖。
5.监测血糖水平变化
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帮助发现问题。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通常在5.6-6.9mmol/L之间,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参考是否大幅波动。一旦低血糖频繁发生,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内分泌疾病。
6.管理压力和睡眠质量
压力和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增加低血糖风险。每天确保7-8小时优质睡眠,并采用冥想、深呼吸训练等减压方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糖尿病前期的低血糖现象,同时降低向糖尿病发展的风险。任何可疑症状如头晕、心悸等需要尽早评估原因并寻求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