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年龄因素
成年后的眼球结构相对稳定,但近视可能仍会缓慢进展。部分研究表明,20-30岁之间的近视年均加深约为-0.25度,而30岁后速度明显减缓。但特定情况下,例如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可能持续增加。
2.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阅读、使用电子屏幕等,会导致视疲劳,从而可能促使近视或散光加重。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如每用眼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减少这种风险。
3.遗传及体质差异
遗传在高度近视中占主导作用。如果父母有高度近视,子女成年后近视进一步加重的风险更高。另外,角膜不规则形态或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散光发生变化。
4.全身健康状况
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眼部代谢,导致屈光状态改变。服用某些药物或激素波动,也可能影响近视或散光。
5.手术和外伤
眼部手术或创伤可能改变角膜形态,引起散光变化。同时,高度近视者因眼球壁变薄,更容易出现眼底病变,从而间接影响视力。
6.环境因素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近视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
近视和散光的变化需要定期监测,通过规范用眼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其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