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压力与精神状态
压力过大、焦虑或抑郁会显著影响睡眠质量。研究显示,有超过30%的成年人因心理压力导致入睡困难或频繁醒来。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导致深度睡眠减少,多梦且易醒。
2.生物钟紊乱
昼夜节律紊乱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性质或生活习惯导致的作息不规律,例如熬夜、倒班工作等,会削弱体内褪黑素分泌,从而降低睡眠深度。部分统计数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约40%-50%存在睡眠障碍。
3.慢性疾病或药物作用
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增生等可能干扰睡眠。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也可导致睡眠浅、多梦等问题。
4.生活习惯与饮食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如睡前饮用咖啡、浓茶或酒精,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和深度睡眠减少。调查发现,晚餐摄入高脂肪或高蛋白质食物的人群中,近20%-30%存在睡眠问题。
5.睡眠环境的干扰
噪音、灯光、温度或床铺不适都会对深度睡眠造成干扰。例如,研究显示,居住在噪声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群中,约有25%-30%报告睡眠质量下降。
6.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深度睡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据统计,40岁以上的男性,其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即多梦阶段)占比增加,同时更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
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种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的疾病,会导致睡眠间断性中断和氧饱和度下降,表现为多次觉醒及浅睡眠。一项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超过70%存在睡眠浅、多梦现象。
为改善此类问题,需要从调整生活方式、优化睡眠环境入手。如果已排除外部因素,可考虑寻求专业医师帮助,通过进一步检查确定潜在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