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识别诱因
经常生气可能是由于特定的外部刺激或内部压力。例如,工作压力、人际冲突或对某件事情不满,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记录容易生气的情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诱因。
身体健康问题,例如慢性疼痛或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增强情绪不稳定。
2.调节心理状态
呼吸训练:深呼吸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助于情绪平复。建议每天抽出5-10分钟进行规律的腹式呼吸练习。
冥想与正念:每日花10分钟专注于当前感受,有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减少情绪波动。
情绪表达:通过写日记、艺术创作等方式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可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3.优化生活方式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瑜伽,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加体内“快乐激素”如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
睡眠:成年人建议保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加重情绪波动。
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镁和ω-3脂肪酸的食品,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4.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失控频率较高且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咨询心理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焦虑症、抑郁症或其他情绪障碍。
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干预。
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情绪,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