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睡连续性总是很差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深度睡眠连续性差的原因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生理、心理以及外界环境等方面。这种现象可能对恢复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1.生活习惯及作息问题

睡眠时间不足:成年人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睡眠时间不足则会导致深度睡眠比例减少。

不规律的作息:工作轮班或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物钟,造成深度睡眠断续。

频繁饮用咖啡因或酒精:咖啡因会延迟入睡并降低深度睡眠占比,而酒精虽可诱导快速入睡,但会破坏后续睡眠质量。

2.精神压力或情绪问题

慢性压力或焦虑:长期处于压力下会引发交感神经持续兴奋,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抑郁情绪: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深度睡眠减少或间断。

3.身体疾病或健康状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多次中断深度睡眠,表现为整晚睡眠片段化。

慢性疼痛或其他不适:关节炎、肌肉酸痛等慢性病会影响深度睡眠的稳定性。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或感冒药可能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

4.环境因素

噪音干扰:突发的声音变化容易打断深度睡眠阶段。

光线过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深度睡眠维持。

床铺舒适度:过软或者过硬的床垫可能增加翻身次数,影响睡眠连续性。

5.年龄因素

深度睡眠比例在年龄增长过程中自然下降。青少年时期深度睡眠占比最高,40岁后逐渐减少,60岁以上人群深睡时间显著缩短。

深度睡眠能够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修复身体组织以及巩固记忆,因此应尽量优化生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并寻求必要的医疗帮助,以提升深度睡眠的连续性和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