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核心特征是持续性的过度担忧和紧张。大约30%以上的焦虑症患者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心悸、胸闷、肌肉紧绷、头痛、消化不良以及疲劳感。这些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因,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2.躯体化障碍则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多部位身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这些躯体症状往往缺乏医学解释,且与心理状态高度相关。据统计,大约有20%~50%的躯体化障碍病例和焦虑症共存。焦虑症中的生理激活机制,如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会进一步加重类似症状。
3.具体而言,焦虑症引起的躯体化障碍可能涉及以下机制:①长期焦虑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影响身体的应激反应;②焦虑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身体表现;③情绪失调还可能改变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腹泻或便秘等症状;④慢性焦虑会增加炎症水平,从而加剧某些慢性疼痛问题。
4.一些研究表明,同时治疗焦虑症和躯体化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都可以有效减轻两者的症状。运动和放松训练也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来缓解身体不适。
焦虑症确实能够导致躯体化障碍,应尽早识别和干预,以免症状加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