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处理:
脑出血的急性期通常为发病后的前24至48小时。这段时间内,重点在于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及监测生命体征。
2.药物管理:
急性期一般不建议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例如丹参、川芎等,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是常见的做法,尤其当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
3.手术干预:
对于较大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干预,以减少颅内压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4.长期康复:
在急性期过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某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的药物,但需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
对于脑出血的管理,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而非自行选择药物。确保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