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液体和半流质食物:在肠炎初期或症状较严重时,可选择清汤、米汤、稀释果汁等液体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被肠胃吸收,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水分和电解质。逐步过渡到粥、面条、蒸蛋等半流质食物。
2.低纤维食物:随着病情好转,可适量增加低纤维食物,如去皮的白米饭、白面包、土豆泥。这类食物对肠道刺激小,有助于减少腹泻和肠壁负担。
3.优质蛋白质:可食用瘦肉(如鸡胸肉、鱼肉)和豆腐,这些食物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对修复受损的肠道组织非常重要。烹饪方法宜选择煮、炖、蒸等,不要油炸。
4.避免乳制品和辛辣食物:部分患者在肠炎恢复期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应暂时避免牛奶及其制品。同时,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5.适当补充益生菌:可通过酸奶(若无乳糖不耐受)、发酵食品等摄入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功能。
6.少量多餐:每日建议进食4-5次,每次少量。这样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提升营养吸收效率。
合理的饮食安排不仅支持肠炎患者更快恢复,也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在选择食材时应注意新鲜度和卫生,避免食用未熟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