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发生原因:子宫下垂通常与年龄增长、分娩次数多、肥胖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盆底组织的弹性和力量降低。生育过程中的损伤、产后恢复不完全及长期增加腹压的活动(如长期咳嗽、便秘)也容易引发此状况。
2.发病率:子宫下垂在女性中并不少见,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研究显示,约有30%至50%的成年女性会经历某种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其中部分会发展为明显的子宫下垂。
3.临床表现:轻度的子宫下垂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重度者可能会感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下腹坠胀感、尿失禁或排尿困难、性交痛等。另外,站立时间长或体力劳动后症状可能加重。
4.治疗方法:治疗方案取决于脱垂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症状,可能包括非手术治疗(如盆底肌肉锻炼、佩戴子宫托)和手术治疗(如子宫悬吊术、子宫切除术)。对于轻度病例,盆底肌肉锻炼被认为是有效的初步措施。
子宫下垂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但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管理和改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子宫下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