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药物治疗:
外用皮质类固醇:常用于控制炎症和减轻瘙痒。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强度的药物。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用于面部和敏感部位,长期使用较为安全。
口服抗组胺药:帮助缓解瘙痒,尤其在夜间症状明显时。
免疫抑制剂:用于严重病例,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皮肤湿润:每日使用无香料的润肤剂,特别是在洗澡后。
避免刺激因素:如极端温度变化、粗糙衣物、化学品等。
合理饮食:避免过敏原食品,如牛奶、坚果、海鲜等。
减少压力:心理压力会加重湿疹症状,通过运动、冥想等方法进行调节。
3.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可以有效防止皮肤干燥。
避免尘螨: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尘螨套。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选择天然纤维材质,如棉布。
4.中医和其它疗法: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汤剂可帮助调节体内平衡,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光疗:紫外线B(UVB)照射可缓解湿疹,但应控制照射时间与频率。
慢性湿疹需要长期管理和多方面配合,单一疗法难以根治。坚持规律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