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和病因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血管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基底动脉环及其附近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内小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烟雾”状影像。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等有关。
脑梗塞,也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动脉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中断,引发脑组织损伤。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颈动脉狭窄等原因引起。
2.发病机制
在烟雾病中,由于大动脉逐渐狭窄或闭塞,机体通过生成新生小血管来代偿缺血状态,然而这些新生血管功能较差,并不能完全保障正常供血。
脑梗塞的机制则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导致动脉突然阻塞,引起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和坏死,发生迅速且无明显补偿机制。
3.症状表现
烟雾病可导致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表现为头痛、癫痫、认知障碍等,有时也会引发出血性卒中。
脑梗塞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的偏瘫、失语、意识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迅速进展为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
4.诊断与治疗
烟雾病一般通过脑血管造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上主要以手术重建脑血流为主,如直接或间接血运重建术。
脑梗塞的诊断依赖于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验。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支持疗法等。
烟雾病和脑梗塞虽然都涉及脑部血流问题,但二者在病因、发病过程和临床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需加以区分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