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小米粥: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可保护胃黏膜,并具有养胃、健脾、和胃的功效。小米煮粥时不宜过稀,避免影响饱腹感,但也不要过于浓稠,以免难以消化。
2.山药粥:山药含有淀粉酶和多种营养物质,能增强胃肠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山药可以切块或磨成粉后与大米煮粥,更加细腻。
3.南瓜粥:南瓜富含果胶,可以保护胃壁,减少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伤害。将南瓜蒸熟,与大米同煮,可以制成香甜、软糯的南瓜粥。
4.红枣糯米粥:红枣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搭配容易消化的糯米,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但糯米粥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积食或胀气。
5.莲子百合粥:莲子和百合均有滋阴养胃的作用,对胃火旺盛或胃部灼热的人群较为适合。莲子需提前泡发,百合可选择鲜品或干品,煮粥时更容易软烂。
6.鸡蛋羹粥:将打散的鸡蛋液加入已经煮好的白粥中拌匀,可以增加蛋白质摄入,同时口感顺滑,有助于胃的修复。
7.麦仁粥:麦仁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同时质地柔软,有利于胃痛或胃胀患者的恢复。煮制时需充分熬煮,使麦仁软烂。
胃病患者在食用粥类时,应注意避免添加辛辣调料、过多的油脂或糖分。一日三餐少量多次进食,可以减轻胃部负担,避免因饥饿或暴饮暴食导致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