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与跟骨高压症有何区别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足底筋膜炎和跟骨高压症都是导致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但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足底筋膜炎:主要是由于足底筋膜的过度拉伸或损伤引起的炎症。长时间站立、过度运动或者不适合的鞋子等因素容易导致这种情况。

跟骨高压症:是由于跟骨受到了异常压力或者负荷过大而引起的,通常与足部生物力学失衡有关,比如扁平足或高弓足。

2.症状表现: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状是在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久坐后首次站立时感到足跟内侧剧烈疼痛,通常在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有所缓解。

跟骨高压症:跟腱附件处的疼痛较为明显,且在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也可能不会完全消失。局部可能出现肿胀或压痛。

3.诊断与检查:

足底筋膜炎: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严重时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跟骨高压症:需要进行详细的足部检查,结合X光或MRI来确认跟骨结构上的变化及压力分布。

4.治疗方法:

足底筋膜炎:主要包括休息、冰敷、使用足弓支撑物、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注射或手术。

跟骨高压症:重点在于减轻跟骨的压力,如使用矫形鞋垫、改变步态、物理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两者虽然都引起足跟疼痛,但其病因、特征和处理策略各有不同。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