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血液污染:月经期间,尿液样本中可能混入经血。这会导致尿常规中的红细胞、蛋白质和其他成分的假阳性,提高这些指标的测量值。
2.白细胞计数:由于月经血可能含有白细胞,这也可能使尿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计数增高,误导临床判断为感染或炎症。
3.细菌污染:外阴区域在月经期间更容易有细菌繁殖,如果采集样本时未能做到完全无菌,细菌的存在可能导致尿常规细菌检测结果异常。
4.pH值变化:月经血的混入可能改变尿液的酸碱度,从而影响尿液pH值的准确测量,干扰对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最佳做法是避开月经期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如果无法避免月经期进行检查,应告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在分析结果时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