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正常的排便反射:当粪便到达直肠末端,压力感受器被激活,会传递信号给中枢神经系统,触发排便反射。如果此时不方便排便,可以通过意志力收缩外括约肌抑制,但这只能起到暂时性作用。
2.憋便对身体的影响:
长期憋便可能导致直肠内粪便存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进一步吸收后,大便会变得干硬,增加便秘的风险。
持续施加压力于直肠和肛门区域会加重痔疮症状,甚至引起肛裂等问题。
粪便堆积过久可能导致腹胀、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不适。
憋便还会影响盆底肌肉功能,长此以往可能削弱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
3.影响心理健康:经常压抑排便反射可能改变正常的排便习惯,造成排便困难或导致排便恐惧症,使肠道功能失调。
4.儿童和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儿童正处于排便习惯养成期,频繁憋便可能影响自主排便的能力;老年人肠蠕动功能减弱,更容易因憋便而发生便秘。
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十分重要。建议保证每日定时排便,摄入充足膳食纤维和水分,避免过度依赖收缩肛门括约肌抑制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