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采用低FODMAP饮食。这种饮食限制发酵性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摄入,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症状。研究显示,约75%的IBS患者在遵循低FODMAP饮食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2.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临床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益生菌株,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能够改善IBS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和排便不规律。但不同个体对益生菌的反应差异较大,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3.药物治疗:对症治疗药物包括解痉药物、抗抑郁药和止泻药物等。比如,使用肠道松弛剂缩短肠道蠕动周期,缓解腹痛和不适;而低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有效减轻慢性腹痛和腹胀。
4.心理干预:心理因素如焦虑和压力可能加重IBS症状。心理干预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和放松技巧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尽管肠镜检查正常,但菌群失调在IBS患者中较为常见,合理的饮食管理、益生菌补充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关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