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感冒常伴随发热。为了降低体温,身体通过出汗进行散热。这种机制在病情好转期间仍然可能持续,使得患者在进行轻微活动或进食时容易出汗。
2.代谢增加: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会提高基础代谢率。在康复过程中,机体需要额外的能量来修复受损组织,从而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体内产热增多,出汗成为散热的一种方式。
3.交感神经兴奋:感冒可能使交感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活跃状态,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加快心率并促进汗腺分泌,导致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汗的活动中也出现出汗。
4.体液平衡变化:感冒期间,尤其是在服用某些药物之后,体液平衡可能受到影响,出汗也是机体调整这一平衡的一部分。
5.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系统在对抗感染时会产生大量细胞因子,这些因子的释放同样可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汗腺功能,导致出汗。
重感冒后的出汗现象通常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部分,并不需要过度担忧。但如果出汗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持续高热、心悸、疲劳无力等,应当及时就医。注意保持身体适度的保暖和水分补充,以支持身体的恢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