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碳水化合物: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45%-55%。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豆类和非淀粉类蔬菜(西蓝花、菠菜、青椒)。避免高糖分食品如甜点、含糖饮料和精致米面。
2.蛋白质:蛋白质摄入对胎儿器官和组织发育至关重要,每日应达到1.1-1.5克/公斤体重。推荐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鸡肉、牛肉、鱼肉)、蛋类、奶制品(低脂或无脂)以及大豆制品。
3.脂肪:适当摄入健康脂肪,尤其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胎儿脑部和神经系统发育。推荐橄榄油、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以及坚果(如核桃、杏仁)。应尽量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4.纤维素:高纤维食物不仅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还能预防孕期便秘。每日纤维素建议摄入量为25-30克。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如草莓、苹果、梨,但需适量以控制糖分)以及全谷类。
5.微量营养素:
钙:保证胎儿骨骼发育,每日建议摄入1000毫克以上。可从脱脂奶、奶酪、深绿色叶菜中获取。
铁:预防孕期贫血,每日需求量约27毫克,红肉和动物内脏是良好来源,并可结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吸收。
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每日建议摄入600微克,可通过菠菜、西兰花、柑橘等获取。
DHA:支持胎儿脑发育,每周至少食用两次富含DHA的深海鱼。
6.控制餐次与总热量: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日热量分为3餐2-3点心,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根据个人体重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总热量,一般为30千卡/公斤体重。
7.避免高风险食品:远离加工食品、高盐食品、生冷食物以及可能含有寄生虫或细菌的食物(如未煮熟的海鲜、生鸡蛋)。
需要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调整饮食方案。饮食管理同时应结合医生建议,与适量运动及药物治疗协同进行,以优化妊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