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前24至48小时):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生命体征的稳定和病情观察。通常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强烈活动,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2.早期康复阶段(数天至两周):当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相对稳定后,可以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始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改善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恢复期(两周至数月):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包括站立、步行训练以及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但这些活动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有效。
4.长期康复阶段(数个月及以上):进入此阶段后,患者可以依据自身恢复情况,开展更多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运动,如平衡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等,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定期与医疗团队沟通,遵循专业建议,是安全有效恢复的关键。